LinkedHashMap 底层分析
众所周知 HashMap 是一个无序的 Map
,因为每次根据 key
的 hashcode
映射到 Entry
数组上,所以遍历出来的顺序并不是写入的顺序。
因此 JDK 推出一个基于 HashMap
但具有顺序的 LinkedHashMap
来解决有排序需求的场景。
它的底层是继承于 HashMap
实现的,由一个双向链表所构成。
LinkedHashMap
的排序方式有两种:
- 根据写入顺序排序。
- 根据访问顺序排序。
其中根据访问顺序排序时,每次 get
都会将访问的值移动到链表末尾,这样重复操作就能得到一个按照访问顺序排序的链表。
数据结构
1 |
|
调试可以看到 map
的组成:
打开源码可以看到:
1 | /** |
其中 Entry
继承于 HashMap
的 Entry
,并新增了上下节点的指针,也就形成了双向链表。
还有一个 header
的成员变量,是这个双向链表的头结点。
上边的 demo 总结成一张图如下:
第一个类似于 HashMap
的结构,利用 Entry
中的 next
指针进行关联。
下边则是 LinkedHashMap
如何达到有序的关键。
就是利用了头节点和其余的各个节点之间通过 Entry
中的 after
和 before
指针进行关联。
其中还有一个 accessOrder
成员变量,默认是 false
,默认按照插入顺序排序,为 true
时按照访问顺序排序,也可以调用:
1 | public LinkedHashMap(int initialCapacity, |
这个构造方法可以显示的传入 accessOrder
。
构造方法
LinkedHashMap
的构造方法:
1 | public LinkedHashMap() { |
其实就是调用的 HashMap
的构造方法:
HashMap
实现:
1 | public HashMap(int initialCapacity, float loadFactor) { |
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个空的 init()
,具体是由 LinkedHashMap
来实现的:
1 |
|
其实也就是对 header
进行了初始化。
put() 方法
看 LinkedHashMap
的 put()
方法之前先看看 HashMap
的 put
方法:
1 | public V put(K key, V value) { |
主体的实现都是借助于 HashMap
来完成的,只是对其中的 recordAccess(), addEntry(), createEntry()
进行了重写。
LinkedHashMap
的实现:
1 | //就是判断是否是根据访问顺序排序,如果是则需要将当前这个 Entry 移动到链表的末尾 |
get 方法
LinkedHashMap 的 get()
方法也重写了:
1 | public V get(Object key) { |
clear()
清空就要比较简单了:
1 | //只需要把指针都指向自己即可,原本那些 Entry 没有引用之后就会被 JVM 自动回收。 |
总结
总的来说 LinkedHashMap
其实就是对 HashMap
进行了拓展,使用了双向链表来保证了顺序性。
因为是继承与 HashMap
的,所以一些 HashMap
存在的问题 LinkedHashMap
也会存在,比如不支持并发等。